致癌物超標20倍!有問題的食用油「危害健康」增加發病風險 自查廚房是否有4種油:別再吃了

在抽檢食用油後,發現了很多致癌物超標的油,人們要擦亮眼睛。並且對自家的食用油也要仔細篩選,以免被盯上。


Advertisements

廚房裡若有4種食用油,別再吃了


首先,出現哈喇子味(即:又苦又麻、刺鼻難聞的味道)的食用油,可能已經酸敗變質了


很多人覺得食用油只要蓋子蓋好了,就行了。經常放在灶台旁邊,高溫持續地影響著食用油。在這種情況下,會更容易引發食用油酸敗。這時食用油聞起來可能出現一些哈喇子味,這種油就不適合繼續吃了。


其次是開封後超過半年的油,不建議繼續吃


買油的時候,大瓶裝的油往往價格更加實惠,為了省點錢,很多人也會更願意購買大瓶裝的油。但是人們忽視了一個問題,食用油在開封後也有保存期限。如果開封時間超過半年,並且一直沒有妥善的保存,很可能會產生更多的酸敗變質的問題,食用油的安全性也大打折扣。如果你家也有這種開封超過半年的食用油,其實不建議你繼續吃了。下一次也盡量購買小瓶裝的油比較好。

Advertisements


第三種是農村小作坊的自榨油

自榨油的小作坊由於製作工藝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幾乎不具備殺菌消毒的條件,而且使用的原料也可能出現更多的黃麴黴素。在這種自榨油中更容易出現黃麴黴素感染的問題,也會更容易在食用後給人體帶來肝細胞損傷。

而且農村的小作坊沒辦法充分地清理榨油的設備,一些油料殘留在設備的縫隙中,也可能出現變質、發霉的情況,榨出來的油也會更容易被污染。

Advertisements


最後一種就是炸過食物後剩下的油

處於節約的想法。很多人會把炸丸子的油留著,等下次做飯的時候再拿出來用,也能避免浪費。但這種多次使用的油中更容易隨著高溫加熱、食物炸焦後產生苯並芘,在做飯的過程中以及食用的時候,將苯並芘帶入人體內,變相的增加癌變的風險,威脅健康。


如果您平時對家裡的食用油關注度比較低,建議你趕緊去看看有沒有這4種油。如果有,及時更換,以免因為食用油而污染了一鍋好菜,給健康帶來威脅。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