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經風霜的童話!奧黛麗·赫本「失去兩任父親」曾飽受飢餓 病痛纏身「兩婚兩離」與靈魂伴侶同居數十年

美麗的好萊塢女星奧黛麗·赫本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3名,最具代表的作品如《羅馬假期》、《第凡內早餐》和《窈窕淑女》等,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事業如此光鮮亮麗的她,現實生活卻相當坎坷。

我的人生比童話故事還精彩,我也曾遇到困境,但在隧道那一頭,總有一盞燈。」這話出自奧黛麗·赫本。

她的美貌、她的優雅、她的時尚品味,或許會讓你真的以為她的人生比童話還要精彩,活的像個不經世事的公主。

其實,她的一生不止童話。

她只是學會了對痛苦視而不見,對艱難絕口不提而已。

奧黛麗的媽媽埃拉是個貴族,荷蘭人,與第一任丈夫生下奧黛麗的兩個哥哥,又與第二個丈夫生下了奧黛麗。

埃拉手上有一些家族遺產,家族是歐洲古老的貴族。腰纏萬貫、頭銜尊貴,並沒有為她帶來好運。

第一任丈夫離開後,她邂逅了英俊瀟灑、吃喝玩樂樣樣精通的羅斯頓。

羅斯頓是個不學無術的人。他娶妻生子,只是為了靠妻子的財產生活。他的好相貌在社交場合裡派上了很大的用場,大家都喜歡他。可他的懶散和怪癖,卻毀掉了婚姻。

他生活懶散,又有文人氣息,經常長篇大論,紙上談兵。他對孩子更是沒有多少感情。

幼時的赫本

父母感情不好,父親對孩子們很冷淡,母親是貴族出身,也沒有任何親密舉動,家裡充斥著不合時宜的嚴肅。羅斯頓從來不工作,依賴妻子生活,還歧視猶太人。

後來,這位父親居然離家出走了,很長時間沒有出現。

奧黛麗在私人女校讀了整整四年書,只見過父親四次——不是見面,而是父親來當地辦事,匆匆打一聲招呼而已。

母親兩次婚姻的失敗以及父愛的徹底缺失,讓奧黛麗對情感有極大的不安全感,只要別人對她好,真的愛她,她便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回報對方。

父親的冷漠,母親的嚴肅,在奧黛麗心裡扎了根,她經常喜怒無常、沉默寡言。

幸好,埃拉為人非常務實,而且目標明確。

1940年,二戰期間,德軍入侵了阿姆斯特丹,3萬老百姓遇難。

納粹總部下令要市民們合作,方便希特勒順利地統治荷蘭。

當時,英國已經參戰,有些地區已面目全非。她心急如焚地把女兒從學校帶出來,轉移到自家在荷蘭的莊園。

可是,德軍很快就到了埃拉的家門口。他們靠搶掠別人的財產來擴充軍備。

埃拉全家的銀行賬戶、股票債券和珠寶首飾全都充公了,幾個世紀積累下來的財富,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一家人只好靠很少的國家分配物資過活,本來富有的國家,現在貧困交加,百姓為了生存下去,只好去偷,去搶。

1943年,爆發了大規模的疫情,讓生活更加苦難。

奧黛麗的大哥哥失蹤了,小哥哥成了反戰人士,小小年紀的奧黛麗也成了抗戰的一份子。

當時,她按照媽媽埃拉的要求,在藝校上音樂舞蹈班。她與幾個同學一起,冒險私下裡表演,為軍隊募捐。

觀眾們看了,精神得到放鬆,表面上卻什麼都不能表示。不能鼓掌,也不能喝彩,悄悄地塞一些錢給跳舞的孩子們,就匆匆離去了。

這些錢,後來都到自己國家的反抗軍的手上。

他們假裝天真活潑,在公車上或者在公園旁與軍隊的人相遇。

這樣的舉動,看似浪漫,實則危險重重,只要被德軍發現,恐怕活不了命。

奧黛麗怕過嗎?大概沒有。

有一次,她裝作採野花的小姑娘,給反抗軍在山裡的同伴通風報信。

半路遭遇德軍,她鎮定自若地假裝聽不懂他們的話,還把花交了出去。結果兩個士兵微笑著拍拍她的肩膀,放她離去。

荷蘭人很勇敢,有評論家說:「他們為了幫助盟軍,甚至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可是,戰役還是讓450名平民一夕之間命喪黃泉。

1944年冬天,這場仗就要迎來尾聲,納粹政權眼睜睜地看著荷蘭人民餓倒,因為僅有的食物都用來補貼自己的士兵了。

此時,奧黛麗與母親住在鄉下。沒有書本,沒有新聞,一連幾天都吃不上飯。很長的時間裡,他們只吃鬱金香球莖。

她的腿腫了起來,餓得身體快要受不了。救濟食物來了又去,生活依舊困苦不堪。

她的健康徹底毀了。

後來戰爭勝利,盟軍進城。奧黛麗跑到他們身邊,忍不住像貓一樣嗅他們的汽油味和香水味。

她跟士兵要來了巧克力,一口氣吃了五條,結果大病一場。

在病床守候奧黛麗時,向來嚴肅的母親第一次眼淚連連。

而奧黛麗也患上了憂鬱症,經常悶悶不樂,消沉頹廢,還有間斷性暴食的習慣。

她曾說過:「這世上恐怕沒有任何人,能像懷抱夢想的孩子般有決心,我想要跳舞的決心,大過我對德軍的恐懼。

封后作品《羅馬假期》劇照

可是現在,她心情極差,靠暴飲暴食來補償空虛。體重上升之後,便自暴自棄。

學校願意接收她,但是都說她年齡已過,身高也不合規範。奧黛麗此時已經有170公分了。

倒是母親不屈不撓地想要打造自己的女兒。她出身貴族,卻像一般平民一樣善於適應生活。

她租下了一間公寓,主動要求擔任公寓的管理員。為了讓奧黛麗繼續上學,她靠整理垃圾、清洗樓道賺錢供她學舞蹈。

但奧黛麗永遠也成不了芭蕾舞台上最紅的那個。這時的她只能在舞蹈、平面模特、跑龍套之間打轉,薪水微薄,前途堪憂。

多年後,她拍攝《羅馬假期》時依舊如此。這是她一生最著名的電影之一,薪水卻只比瑪麗蓮·夢露的高一點。

每週百來塊,不帶生活補貼。而格里高利·派克的週薪是10萬美元(約新台幣290萬),生活費1000美元(約新台幣2萬9千多元)。

奧黛麗坦言,此時的她為金錢而忙。

黑白片的化妝非常費工夫,要比彩色片的工序多多了。

片場經常一片混亂,最要命的是《羅馬假期》的劇本寫得亂七八糟,開拍前還在大改特改,直到電影拍完了,才出了定稿。所以整個電影就是邊寫邊拍。

奧黛麗與派克兩人只要靠臨場發揮來完成拍片。

奧黛麗赫本在電影《戰爭與和平》中

導演惠勒要求極其嚴格,拍最後一幕時,奧黛麗哭不出來,他毫不猶豫地把奧黛麗罵哭了。

她一氣之下,大哭特哭,哭完之後,惠勒用力抱了抱她,就走開了。他對此很滿意。

為錢忙的奧黛麗拍完《羅馬假期》就立即飛回紐約,參加《金粉世家》的美國巡演,這是一部舞台劇,讓奧黛麗忙的不可開交,甚至延後了自己的婚期。

未婚夫一再要求電影方放人,可最終兩人還是分道揚鑣,奧黛麗對此隻字未提。

工作使她忙碌,真正讓她對婚姻望而卻步的,是母親的陰影。

她曾與男演員荷頓墜入愛河,她直白地告訴他,她想生很多孩子,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很多很多。

荷頓不知該說什麼好,過了好幾個星期,他才坦言自己不能生育。奧黛麗當機立斷結束了戀愛關係。

後來,導演梅爾愛上了她,明確地說要娶她,她卻遲遲不肯答應。

她靠著舞台劇來壓制自己的緊張與沮喪。可事實上,自從1946年二戰後,憂鬱第一次爆發之後,她就沒有痊癒過。

她失眠、沮喪、接連幾天毫無食慾,之後又大吃大喝。她也依戀上了吞雲吐霧。

《羅馬假期》給她帶來的成功徹底壓垮了她。那年,她的舞台劇為她贏得了托尼獎,電影又為她贏得了奧斯卡影后。

25歲的她,前途無量,可她卻覺得從此以後每一部電影都要比《羅馬假期》更好,更成功,她該如何做到這一點?

她做不到。

她的舞台劇已經讓她心力交瘁,《翁蒂娜》巡演結束後,她說再也不演舞台劇了,果然,她說話算話。

媒體的讚美,讓她覺得言過其實,離自己的目標「做個偉大的演員」越來越遠。可是,心事該找誰去傾訴?沒人。她把一切都憋在心裡。

或許是為了讓自己高興起來,她還是答應嫁給梅爾。他確實很愛她,卻無法弄懂她為何哭得難以自抑,眼神落寞。

母親埃拉也不明白。她從來都是個嚴肅的母親,難以表達自己的感情。她對奧黛麗的情況大惑不解,甚至問道,「我們戰爭時期都熬過來了,還有什麼好憂鬱的?」

實際上,如果戰役的恐懼沒有給少年的奧黛麗留下任何精神創傷,那才真的讓人心驚。

誰能對打仗無動於衷呢?如果她沒有患憂鬱症,那她可能就真的成為一個可怕的心理不健全的女人了。

她的痛苦正好釋放了偉大演員的潛質。

這是好處,也是壞處。

事業的成功讓她對未來憂心忡忡。這是憂鬱的典型症狀。新婚後,她很快躲了起來。

雖然三天後與丈夫一起去羅馬,可那是在陪丈夫工作,奧黛麗只是在租用的別墅裡休養生息,盼著自己趕快有個寶寶。

她還是露面了。她答應給行動不便人士募捐,要在百貨公司裡簽名。

結果,人潮湧動,群眾擠破了玻璃窗。現場失控,奧黛麗只好偷偷溜走。從此,她面對陌生人時,都是恐懼萬分。

她懷孕了。不過,數月後就失去那個未出世的孩子。

這是她第一次小產,以後還會有第二次,這期間還會有一次更大的打擊,孩子沒了。

不知怎的,她對自己事業的擔心成為了現實。

她出演的《恩怨情天》,大導演赫斯頓是《馬爾他之鷹》、《白鯨記》等史詩巨片的真正推手,可這次,連最老牌的電影演員都看不懂他的劇本。

女主角奧黛麗更出演了一個完全不適合她的角色。

結果影評糟糕透頂。還有人諷刺奧黛麗的演出比老掉牙的鋼琴還老掉牙,這個電影中,只有馬活潑一些。

《翠谷香魂》也是一大失敗。

電影《蒂凡尼的早餐》片頭經典一幕

奧黛麗不願在馬不停蹄地工作,她遵從醫囑,在家休養。身體好轉後,她再次懷孕,這次她得償所願,生下了兒子肖恩。

兒子的到來,讓她重拾信心。她想工作,而且是為了給兒子一個美好的未來而工作。

她已經三十一歲了。

《蒂凡尼的早餐》洗刷了之前所有的困頓,藉著假珠寶、悠然的歌聲與紀梵希為奧黛麗量身打造的服飾,成為了當年最流行的電影。至今依舊是時尚界的瑰寶。

奧黛麗獲得了第四次奧斯卡提名,她與惠勒之間的感情也出現了裂痕。

或許是因為從小的不安全感帶來的壓力,她並沒有及時面對。

而是逃到了工作當中。她工作一絲不苟,非常專業。1963年的《窈窕淑女》非常搶眼。再後來,她就必須轉型了。

惠勒支持她的轉型,並建議她一定要接《麗人行》這部戲。

惠勒知道,奧黛麗的事業如日中天。兩人的婚姻已經岌岌可危了,不過是為了兒子才勉強在一起。

惠勒一直想成為世界知名的導演與製片人,可是這個願望一直沒實現。

走到哪兒,別人都只覺得他是奧黛麗·赫本的丈夫。每每與他溝通,都是想借用他,把在他身後,做家務,打理花園,養育孩子的奧黛麗引出來。這讓他很不滿。奧黛麗自然也很煩悶。

兩人以離婚收場。

奧黛麗一生經歷過兩次婚姻。第二次是與一位真正的伯爵安德烈·多蒂。

他比奧黛麗小十歲,兩人度過了接下來十年的歲月,迎來了奧黛麗的另一個孩子,男孩,取名盧卡。

可是到了1978年,一臉娃娃氣的多蒂卻不滿足於簡單的天倫之樂,他到處沾花惹草,夜生活相當豐富。

奧黛麗曾破產,但現在她異常的富有。非常溺愛孩子,做母親能夠做到的一切。

她喜歡陪伴在孩子身邊,儘力將他們培養成有教養懂禮貌的人。

奧黛麗對於第二次婚姻的失敗,非常頭痛。她不希望母親的人生在自己身上重複發生,可還是發生了。

1981年,她再次離婚。

此後,她非常高調地與靈魂伴侶沃德斯同居了數十年。

這段時光裡,她才真正成為了那個她真正想成為的人:努力工作、生活愜意、有人陪伴,而且不用擔心他會隨時離去或者因嫉妒自己的名氣而橫生恨意。

沃德斯陪她四處奔走,滿世界的奔波募捐。在衣索比亞看望兒童,去土耳其為兒童接種疫苗,到委內瑞拉和厄瓜多去見她最關心的人——赤貧中的人。

她對當眾演講,依然非常恐懼。

接受電視採訪,也會不知所措。

時代已經變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再也不會有人對明星的同居指指點點,幸福才是道德的試金石。

沃德斯陪伴奧黛麗走遍千山萬水。

慰問兒童讓奧黛麗非常滿足,卻也拖垮了自己的身體。

她的盲腸被檢查出了異物。

生命中的最後一刻,沃德斯與兒子肖恩,還有她的愛犬一直陪伴左右。

多年前,她的數位朋友都走了。母親也因多次病重而逝。

父親依舊是那副冷漠、懶惰,無法溝通態度。奧黛麗去看過他幾次,父女關係依舊無法修復,她放手了,不再嘗試。

最終,父親羅斯頓以92歲高齡走完一生。

她曾說,現在她留下的唯一一句話是,「很遺憾,但我要走了。」

她說,

永保美麗的秘訣:

美麗的雙唇,在於親切友善的語言。

可愛的雙眼,要善於看到別人的優點。

苗條的身材,要肯將食物與飢餓的人分享。

美麗的秀髮,因為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過它。

優雅的姿態,來源於與知識同行。

人之所以為人,是必須充滿精力、自我反省、自我更新,自我成長;而非向他人抱怨。

請記得,如果你需要幫助,請從現在起善用你的雙手。

隨著歲月的增長,你會發現,你有兩隻手,一隻幫助自己,一隻幫助他人。

你的「美好的流金歲月」還在你的前方,希望你能擁有!

但現在,她要走了。

受病情拖累,她無法正常飲食,只能靠打點滴維持生存。她接受過治療,不過很快就放棄了。

好友紀梵希前來探望,此時這個名字已經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奢侈品品牌了。

奧黛麗把一件藍色外套送給了紀梵希。當晚,他在回法國的飛機上淚如雨下。

她走了。

那一年,1993年。

她說,「你總希望若你愛某人愛得夠多,一切都會改變——但這不一定成真。」

她永遠都是美的,大家都用「迷人的精靈」來形容她。

戰爭剝削了她的身體,讓她終生骨瘦如柴,成為最後時尚界追捧的「衣服架子」。她自己則說,我覺得自己實在是不好看。

童話。真正經歷過不同人生的人,都會將跌宕起伏稱之為童話,因為它確實像童話。

童話之所以美,大概是因為其中的人,像奧黛麗一樣,從未放棄,她不予餘力地要活出自己,總是在調整方向。

美,究竟從何而來?善,又從何而來?

是的,希望你的人生比任何童話都要精彩,永遠不要氣餒,永遠不要放棄。

請全力以赴去生活。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