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盡全力「符合他人的期待」!殘忍真相卻是:終其一生「不會因優秀而被愛」

大家總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被他人所肯定、認可,為此卯足全力來完成別人的期待,但很多時候,優秀並不等於被愛的條件。

苛刻地要求自己變優秀,想以此獲得愛和認同——現代人內心問題的原罪。

在心理行業待久了,看的書和聽的故事越多,我就越發現——很多內心問題的原罪,都是一種近乎偏執的嚴苛的自我要求:「要優秀、做好人、不能犯錯」.....

為了達到這些要求,有的人偏執,有的人抑鬱,有的人分裂。

於是我經常在文章裡鼓勵大家放鬆一些:不優秀、不如人意、犯點錯,也沒關係。

但很多朋友看完,很困惑:「明明就有關係呀。」

我不優秀,怎麼在社會競爭中混口飯吃?

我不優秀,父母和老師怎麼會肯定我?

我不優秀,就上不了好的學校、公司?

我不優秀,怎麼可能吸引另一半呢?

這些困惑很合理。

縱使,過於追求優秀,讓人心理不健康。

但確實只有更優秀,才能更適應生存,得到更多的愛和認同。

自我逼迫的優秀vs健康的自我接納,似乎形成一種不可調和的矛盾。

所以,我認為很有必要寫一篇文章來澄清。

追求優秀不一定會帶來內心問題,我們真正的內心衝突:一個人能得到多少愛、欣賞和認同,取決於他有多優秀。

你優秀,我親近你,否則,我就冷落你;

你優秀,我就認可你,否則,我就貶低你。

優秀的程度,定義了我們的價值,也決定了我們互相對待的方式。

不可否認,這個批判標準在社會中真實可見。

在社會競爭中,優秀的確很重要。

不優秀的弊端,隨處可見:

不優秀,就無法獲得更高的薪水;

分數低,就無法進入學霸密集的名校;

拖後腿,就只能被同事批評......

如果我不優秀,我就會擔心:

別人會不會不喜歡我;

別人會不會不被我吸引;

別人會不會覺得我沒用....

只有我優秀了,一切才會好起來了。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們更適應社會,也為了讓自己變成一個優秀的父母,更有面子有地位,用盡各種方式去讓孩子優秀。

於是,在最能獲得愛和安全感的家庭裡,卻用了最殘忍的適者生存法則:

偏愛成績好的孩子,給他更多的關心;

考好了全家開心,獎勵孩子;

考不好,這個家庭氛圍都沮喪等等......

這會讓我們從小就感到一種絕望:我,不會無緣無故被愛,除非變得優秀。

這種經歷會在日後的學校、社會中得到驗證和強化。

優秀,變成了一個人行走江湖的武器和防禦。

但也給人的內心落下了很大的缺口:「真實的我不配愛,只有優秀才配愛。所以要不斷逼著自己優秀,才可以不那麼戰戰兢兢。」

這成了現代人內心衝突的一個重要來源。

著名心理諮詢師曾奇峰老師,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有一名女性來訪者在諮詢中問他:「如果給我打分,100分是滿分,你會打多少分?」

曾老師那一刻覺得很突然。

因為這似乎意味著,要抹去這個人立體的各個方面,而把她放在一個扁平的刻度表上,評價她的好壞。

諮詢師們一般不願意這樣做。

但這種打分方式,在這名女性來訪者看來,再正常不過。

原來,她一直生活在苛刻的家庭,有一對很功利的父母親。他們給她灌輸了這樣一個觀念:

你如果是90分,我就愛你90%。

你如果只有20分,我只有20%的愛會給你。

如果你因為一些原因,例如考低分、變成一個不如人意的人,我可能就會少愛你一些。

所以,她在曾老師面前提出這個需求,本質上是:「她需要這個分數,來確認自己的價值,確認自己可以被愛的程度。」

這樣的評判方式,在職場上無可厚非。

但放在家庭、愛情、友情中,就太恐怖了。

尤其是發生在一個人的早年生長環境中。

加州大學的大衛·伯恩斯博士,曾對完美主義的父母做過研究。

他發現,這些父母很難純粹地獎勵孩子的行為。並且,一旦孩子做錯或做得不夠好,他們就會很不滿,甚至收回對孩子的關愛。

這樣的方式,也發生在追求優秀的父母身上。

孩子不優秀,就收回愛。

即使孩子表現優秀,他們也會在讚揚之後,加上一個魔鬼般的「但是」:

這次很好,但你可以做得更好。

潛台詞就是:「你還不夠好。」

於是從小我們學會了,要獲得足夠的愛和關注,必須不斷追逐優秀。

無論怎麼追,都很難夠到父母的優秀標準,所以只能疲於奔命。

一旦這個模式根植內心,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這種用優秀換取愛的馴養方式,有什麼後果呢?

首先,優秀變成了一種自我強迫。

從精神分析學派上看,我們早年和父母的互動方式,會內化到我們日後的人格中。

那個總是提醒我們優秀的父母,會內化成我們的內在聲音。

在很多場景中冒出來,提醒、鞭策、審判我們。

一位讀者給我們留言:

有一次她在家裡不小心搞砸了一件小事。

老公和孩子都沒有怪她,但她自己那一刻特別自責:

我怎麼這種低級的錯誤還會犯;

我怎麼那麼沒用,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我怎麼老是這樣.....

當她冷靜下來,才意識到:原來這個不時出現的責怪聲,就是小時候媽媽的聲音。

一樣的語氣,一樣的兇狠。

在每次搞砸、放鬆、快樂的那一瞬間,這個聲音就會出現。

批評她,讓她覺得自己很糟糕;催促她,讓她不敢放鬆......

優秀,不是一種自發的追求。

而是變成了一種對批評的防禦,以及,習慣性的自我逼迫。

我們認為真實的自己是有缺陷, 並糾著自己的過失不放。

說回到曾奇峰老師的來訪者。

她認為真實的自己是90分。

在父母的長期「不夠好」的引導下,即使做到很好,她也只能給自己90分。

但曾老師說,他不願意給她90分。

如果這樣,他就變成了和她父母一樣的人。

那麼以後,她會繼續帶著對自己10%的缺點的厭惡活著...

我成績不錯,但我情商不高;

我很細心,但我沒有大局觀;

我這次做得很好,但我不是每次都能那麼好......

這10分的「但是」,總會緊緊地跟在自我滿足後面。

使得我們一輩子都無法對自己滿意。

會用功利心來審判別人, 甚至是自己最親的人。

根據優秀程度來評價一個人,在職場中很正常。

但在日常交際和各種感情裡,卻是關係的殺手。

因為,每個活生生的人,不僅僅只有優秀一個維度。

當我們用優秀自我要求時,也會用功利性去評價別人,習慣性地過濾非優秀的特質。

挑剔愛人的無能,譴責孩子的錯漏,私下嘲諷朋友的缺點。看不見他們的其他閃光點,看不見他們的愛和付出。

在這個功利的審美下,我們很難對周圍人滿意。

因為只要是熟悉的人,都會暴露出不優秀的地方。

這種暴露,原是他們信任我們的表現,卻成了我們挑剔和冷落他們的源頭。

最後,是一種絕望的自我放棄, 以及,對無能的恐懼。

當我們做不到一直優秀,會怎麼辦?

這時,抑鬱、頹廢會誕生。因為無論怎麼做,都無法獲得穩定的愛和溫暖。

這時,討好、卑微會產生。因為別人很優秀,所以要去恭維。

這時,情感控制會發生。因為除此之外,不知道怎麼做才能留住愛。

這在年老的父母身上更常發生。

他們需要操縱輿論、要求孩子孝順,一旦孩子不如人意就罵其不孝。

他們怕自己老了,無能了,就會被拋棄,被冷漠對待。就像他們曾經對待考不好的孩子一樣。

這些折騰,本質上是一種被拋棄的深深的恐懼。

也許有人問:「我已經習慣這樣去看待自己和別人怎麼辦。或者,不逼著自己、孩子優秀,鬆懈了頹廢了怎麼辦。」

一個比較現實的解決方案是,用一種更豐富的審美,來激勵我們更健康地生活。

曾奇峰老師後來說到了他對來訪者的「打分」。

他說,100分,也就是滿分。

來訪者那一瞬間開心了一下,然後很快收住,說:「如果90分的話我會更開心,因為那才是真實。」

曾老師不同意,說了段非常療癒的話:

「我給你打100分,也是真實的。

因為我是把你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看。

我沒有把你分成好的一方面、壞的一方面,而是把你看成上天製造的一個完美無缺的產品。

即使你是一個行動不便的人,我也不會因為你的缺陷而給你減分。

因為那也是你完整的人的一部分,只不過那個部分從功利的角度來講,被削弱了而已。」

聽完這段話後,我內心有一陣暖流:

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

圓潤的部分具有和諧的美,殘缺的溝壑也有力量和悲傷的美。

值得被當做一個特別的藝術品來看待和欣賞。

只有這樣的審美,我們才能避免把自己和別人綁在「優秀」刻度尺上,變成一個點。

而是,可以保持對完整個體的尊重,用欣賞代替挑剔:

易抑鬱的人,有敏感細膩的魅力;

理性克制的人,有邏輯的性感;

內向少話的人,有沉靜和沉思的穩定感.....

並且,在這樣的審美中,我們會更懂得欣賞和愛自己,自發地往更優秀、更好的方向去走。

因為,優秀不是被愛的原因,是被愛的結果。

真正的優秀動力,只有一個:「在被愛和被欣賞中,感受到自己的特別和珍貴,並發自內心地努力。」

下面這一段話送給你們:

「我想早起,不是因為我整晚睡不著。 而是我真心願意,我想好好過好每一天。

因為真實的我,配得上被愛和很好的東西:我勇於追求和享受一切好的事物,

因為我值得;我想讓自己變得優秀,變得更好,

因為我值得;我不會太頹廢和自我放棄,

因為我捨不得讓那麼好的自己如此沉溺。」

這些,才是一個人變優秀的真正健康的動力。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