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漢教育?汪小菲斥責兒子「男生哭什麼?」 大S「秒翻臉」5個字怒懟:養男孩有三句話別說

「子不教,父之過」。父母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第一任老師,所採取的教育手段,對孩子未來的人生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其中對於男孩的教育,家長們不能「坐而論道」,很多人奉行男孩要窮養,但是這種育兒觀念很可能會耽誤男孩們成長。

在一個綜藝節目裡,大S瘋狂吐槽汪小菲的「育兒觀」。

大家都知道,大S為了生育很拼,頭胎是女兒,生二胎兒子的時候曾經非常兇險,好在最後挺了過去。

然而對這一雙兒女,夫妻兩個人的態度截然不同。

和大S對兒女一視同仁相比,汪小菲的育兒天平簡直傾斜到「偏離地球」!

女兒被輕輕劃到,他激動又憂心忡忡地說:「寶貝沒事吧,有沒有骨折,快叫救護車!」

3歲兒子因害怕地震被嚇哭,他卻呵斥:「你一個男孩,地震有什麼好哭的?」

大S秒變嚴肅聲大呼「Shut up!汪小菲」,激動到食指對著手機,彷彿指的是汪小菲!

同樣是下班回家,女兒和兒子跑過來迎接爸爸。

對女兒,汪小菲是:「寶貝過來,爸爸抱抱~」

對兒子,汪小菲馬上換了一副臉孔:「叫什麼爸爸,好好說話,叫爸。」

連好友秦昊都看不下去,吐槽汪小菲「雙標症」太嚴重。

現實生活中,男孩要糙養的刻板印象在汪小菲們心中也根深蒂固。

「女兒要百般疼愛,兒子差不多就行。」

「你得堅強,因為你是男生。」

「男孩還亂花錢?」……

父母的語言是孩子了解世界的入口,是孩子成長的土壤,但有時候我們掛在嘴邊的話,卻像把鈍刀,無意間在男孩身上留下日積月累的傷痕。

家有男孩,下面這三句話盡量少說。

「男孩還哭,丟不丟人?」

看過一部《男孩不要哭》的電影,特別心疼片中的男孩。

男孩和同伴玩耍,爸爸會拿走他手中的玩具說:「你是男孩,要練強健的肌肉,不是玩這些。」

他傷心難過時,媽媽會呵斥:「男孩怎麼能哭?」

父母的初衷本沒有錯,但一味只強調讓男孩堅強起來,也可能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

因為他的情緒從未被看見,情感釋放的通道也一直被堵塞。

在影片的最後,超負荷的情緒垃圾終於將男孩擊垮,找不到合理的發泄方式,他只能用暴力來發泄心中的不滿。

哭泣是對自我修復的天然工具,當我們阻止男孩哭時,其實是在剝奪孩子的自我修復機會。

幫孩子疏導情緒,遠比粗暴的一句「不許哭」更能讓孩子復原。

網上一個媽媽的做法就很好。

一天,男孩聰聰問媽媽:為什麼我難過傷心,老師和朋友對我說「男子漢,不能哭」後,我反而更傷心?

看到一臉困惑的聰聰,媽媽耐心地說:

每個人都會有難過的時候,合理的表達情緒沒什麼不對。「哭」和「是不是男子漢」沒有必然聯繫,一個人想成為男子漢,需要學會很多事情,比如不欺負弱小、幫助他人等。

接著媽媽讓聰聰換位思考:「如果媽媽哭,你是什麼感受?」

聰聰說:「我會很心疼,想安慰媽媽。」

媽媽聽完,摸摸聰聰的頭說:「那也一樣,媽媽不會覺得聰聰哭就不是男子漢,只會心疼聰聰。」

聽完媽媽的話,聰聰開心地撲進媽媽懷裡。

武志紅說:誰都知道疼,有安全感的孩子會哭出來。哭是種信任,哭的孩子知道,只要一哭,爸爸媽媽就會過來呵護他,這種愛會減少其心理疼痛和不安。

哭不是女孩的專利,它只是人表達情緒的本能反應。

當男孩哭泣時,一句安慰和一個擁抱,遠比強硬的「不許哭」更能給孩子帶來勇氣和力量。

「你是男孩,受點苦兒怎麼了?」

綜藝節目《新生日記》中的「寵妻狂魔」GAI周延明確表示:「我一分錢也不會留給兒子,必須要窮養。」

但如果「窮養兒子」用力過猛,最後也會刺傷孩子。

《少年說》節目中的男孩楊禹奇,就當眾揭穿了媽媽的「惡行」。

從小,媽媽常用「咱家不富裕」給楊禹奇洗腦,灌輸多了,年幼的他總擔心自己哪天會餓死。

長大後,他鬱悶地發現「窮苦家庭」不過是父母刻意營造的假象,為的就是培養他獨立自強的堅毅品質。

事實上,媽媽常購物,爸爸吃大餐,全家只有他真的「艱苦」。

被欺騙的楊禹奇難過至極。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稀缺心態」,指長期處在匱乏稀缺狀態下的人,會慢慢被環境所改變,逐漸形成一種稀缺心態,越缺什麼越在乎什麼。

很多父母「窮養兒子」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不希望物質的滿足讓孩子養成驕縱揮霍的惡習。

但過猶不及,結果非但沒讓孩子傳承拼搏努力的衣缽,反而在孩子心中埋下自卑的種子。

知乎上看到一個中年人阿東的心酸故事。

小時候,媽媽就對他嚴,想要零花錢得以到自家店鋪干多少活計算。

媽媽希望阿東能早當家,將來把家業發揚光大。

有次,他想問媽媽預支下周的零錢,請同學喝飲料。

無論他怎麼哀求,媽媽就是不同意,眼看門外等得不耐煩的同學快走了,他急哭了。

最後,媽媽掏出5塊錢,生氣地扔到地上說:「父母賺錢這麼不容易,你還亂花!」

一個男生,在同學面前被媽媽羞辱,彎下腰撿錢時那一秒的羞恥感,足以讓他銘記半生。

成年後的阿東即使經濟獨立,依然很「窮」:

怕花錢,不和朋友出去玩,所以沒朋友;談戀愛全部AA,女友離他而去。人到中年,阿東依然孑然一身。

一旦「窮」的思維深入孩子的骨髓,即使成年後擁有財富,內心依然貧瘠。

有句話說得好:富而節制,窮而不貧。

家庭富裕,也不必刻意剝奪孩子的慾望,讓孩子體會父母打拚的不易,更能讓孩子懂得珍惜。

家庭貧困,也不必常把窮掛在嘴邊,偶爾給孩子一次「揮霍」的獎賞,足以讓孩子內心富足很久。

「你和你爸一樣沒用!」

爸爸是男孩對英雄最開始的幻想,但媽媽的一句話,有可能直接讓孩子跌入深淵。

看過一期家庭調解節目,兒子聲淚俱下地控訴母親:「我變成這樣都是你逼的!」

怎麼會這樣呢?

原來,在性格軟弱的爸爸面前,媽媽是家庭的獨裁者。

媽媽常當著兒子面,數落爸爸「沒上進心、軟弱無用」。

兒子考試成績下滑,媽媽生氣地把卷子撕了,罵道:「你就不好好學習吧,將來和你爸一樣窩囊。」

兒子愛挑食,媽媽也會半開玩笑半指責地說:「你這毛病,都是遺傳你爸。」

媽媽的刀子嘴在兒子心中劃了道長口子,讓他常常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孩子成長是需要認同權威的,這樣孩子才能有一個穩定強大的形象來認同,人格才能更有力量。

在母親經常貶低父親的家庭中,孩子非常容易自卑。因為這樣的家庭中沒有男性權威。

同理,爸爸總是貶低媽媽也是錯的。

優秀的父母,都不會在孩子面前貶低另一半。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說,「我身上最好的東西都歸功於媽媽。」

父母雖然離異,但媽媽從不會在兒子面前賣慘,詆毀丈夫。

相反地,她一直告訴奧巴馬:「雖然爸爸和媽媽不相愛了,但爸爸依然愛你。」

因為媽媽的寬容大度,即使爸爸在奧巴馬成長的過程中缺席,但形象依然美好。媽媽更常用爸爸美好的一面來鼓舞兒子,激勵他不斷提升自我。

在人類天性中,最深層的本性就是渴望得到肯定。

把貶損換成積極正面的方式去表達,孩子的內心才能更完整。

男孩從出生就被貼上各種標籤,堅強、勇敢、謙讓……

這些品質都是好品質,但父母更需要找對方法。

我們的男孩也不過是個孩子,有時也會敏感脆弱,需要我們溫柔以待。想要一株小苗成長為參天大樹,父母的愛和尊重是最優質的土壤。

養育男孩不僅是養育男孩而已,更重要的意義是啟迪男孩成長為一個男人。

家有男孩,我們一起共勉!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