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出道,78歲還加班,7次隱退又7次食言!宮崎駿:我很累,但想讓世界變美好!

!!注意!!
此文章未上線!更新前請確認文章狀態!

「你以為創作出少女在花田裡奔跑的動畫的人,就是那種在花田裡奔跑的人嗎?」

宮崎駿永遠忘不了4歲那年的夏天。

6月的一個晚上,他被父親從夢中叫醒。刺耳的防空警報響徹夜空,窗戶玻璃上燃燒的光就像黃昏一樣——他們的小鎮遭到了美軍空襲。

宮崎駿動畫《起風了》截屏


一路逃至橋下的排水溝裡,他與6歲的哥哥奮力撐起厚厚的墊子來自我保護;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硝煙的味道,高溫和疲憊如同兩條巨蟲一樣蠶食著孩子們本就脆弱的神經。

「為什麼我沒有死去呢?」漫長的黑夜裡,他在心裡一遍又一遍地向神詢問。

好容易挨到天明,他們的伯父駕駛著一輛小卡車趕來救難,準備帶上全家人一起逃跑。這時候,有一名懷抱著女嬰的鄰家婦女湊上前來,請求與他們一同離開。

Advertisements

《起風了》劇照


由於時間緊迫,伯父拒絕了那對母女。小小的宮崎駿藏身在貨車車斗裡不敢抬頭,可那對母女撕心裂肺的哀嚎還是盡數傳入他的心底,凝結成了一根永遠的刺。

一路奔波,殘陽似血。

Advertisements

下車以後,他的父親一手提著行李,一手拉著他。爬上河堤的時候,父親幾次摔倒,嘴裡不停重複著「對不起」,卻絲毫沒有放鬆手上的力道。狂風吹掉了他的帽子。滿目瘡痍之中,右手被父親緊握的痛感如同圖騰一般印入他的腦海。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起風了》截屏


四周燈光亮起,他的眼角依然有些濕潤,就像很多次夢醒時的那樣。

電影結尾的最後一排字幕播放完畢,《起風了》的試映現場響起一片掌聲,當時的時間是2013年7月。

72歲的宮崎駿從座位上起身,將思緒從記憶中拉回,穿過人群走向螢幕所在的前方:

「不好意思,我是第一次看我自己的電影看哭了。」

究竟是對作品傾注了怎樣的情感與心血,才使得他在歷時數年、無數次勾畫片中的一幀一秒、將每一個分鏡爛熟於心之後,還依然會被自己的電影看哭?

Advertisements

有人說,宮崎駿總是關心上帝關心的事。


飛行、反戰、環保、女權、夢想……這些在宮崎駿作品中反覆出現的精神主題,其實背後無一例外地寫滿了他的人生遺憾。然而在那些現實斷裂的地方,夢,卻匯成了海。

40年,12部親自導演的動畫電影,十餘部參與製作的動畫短片,唯一一位獲得過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動畫導演。正是他這一生用畫筆不斷圓夢的過程,為我們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夢境般美好的童話世界。他溫暖細膩的作品總能讓人回想起純真的童年,喚醒人們心底那份最初的善良與感動。

「我想告訴孩子們,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活下去。我一直是這麼想的。」

1941年1月5日,宮崎駿出生於東京文京區的一個富裕家庭裡。在他11個月大的時候,對日宣戰的美軍開始對東京進行全面轟炸,襁褓中的宮崎駿於是跟隨家人遷居到了宇都宮市。

Advertisements

戰後不久,宮崎駿的伯父在臨近的鹿沼市開了一家「宮崎飛機廠」,他的父親也在那裡擔任主管。從那時起,年幼的宮崎駿便與「飛翔」結下了不解之緣。


Advertisements

從《風之谷》的御風術,到《天空之城》的飛行石;

從《魔女宅急便》的飛天掃帚,到《紅豬》的飛機;

「飛行」永遠是宮崎駿作品中的永恆主題

由於忙於工作,父親極少回家,尚小的宮崎駿只好將對於愛與陪伴的全部渴望寄託在母親身上;可惜遺憾的是,母親也沒能給予他想要的陪伴:

由於身患肺結核,宮崎駿的母親臥床9年,平日裡連翻個身都需要別人幫忙。有一次,年僅6歲的宮崎駿撒嬌想要讓母親抱抱,但動彈不得的母親卻無能為力,只能咬著牙狠心拒絕了他。

年幼的宮崎駿與母親

Advertisements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那麼宮崎駿的童年沒有觀眾。

更為殘酷的是,由於身子骨弱,這位本就憂鬱的少年還被醫生斷言活不過20歲。

「因為小時候曾經病倒差點沒命的我,只要聽到父母親說:真的好辛苦啊。便會不安得無地自容,覺得自己真是帶給了父母天大的麻煩。」

被死亡與孤獨裹挾的歲月裡,漫畫成了他唯一的心靈慰藉。整個學生時代,宮崎駿每日的活動除了看書就是畫畫,他的哥哥不由擔心這樣的宮崎駿長大以後是否能夠正常適應社會。

少年時代的宮崎駿

Advertisements


然而命運的安排有時就是這樣劍走偏鋒;你的痛苦,往往就是你的天份所在。

1958年的一天,正在讀高三的宮崎駿於一次偶然間看到了東映動畫公司播出的電影《白蛇傳》——那是引入自中國上海美術製片廠、日本史上的第一部全彩色劇場版動畫片。

「就是這個!這就是我要投身一生的事業。」

影響了宮崎駿一生的《白蛇傳》,中國上海美術製片廠出品


震驚於其中對於細膩情感的精準刻畫,宮崎駿被這部動畫深深打動,從此在心中確立了成為一名漫畫家的夢想。

五年後,當心中懷揣著這樣夢想的宮崎駿從大學畢業,他義無反顧地進入了東映動畫公司。

可惜理想雖然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那時的東映動畫公司正在為模仿美國迪士尼風格而不遺餘力,正義戰勝邪惡的套路大行其道;宮崎駿屢屢提出《龍貓》《幽靈公主》等創意企劃,得到的卻只有否定與嘲笑。

東映時期的宮崎駿(最右)


能夠欣賞他才能的,只有比他先入公司幾年的前輩高畑勳:1965年,高畑勳將宮崎駿拉入了自己擔任導演的《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製作小組,令他負責場面設計和原畫。

這部電影一經上映,便以其中豐富的日本元素在全國引起了熱議。然而由於製作時間過長、成本大大超出預算,導致公司對《太陽王子》極為不滿,只令其上映了10天便匆匆下映,票房虧損一塌糊塗。

這一下,宮崎駿對東映徹底失望,他立刻向公司提出了辭職。

《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光盤封面


後來,他先後出入幾家公司,所遇經歷都大同小異。40年前的1979年,宮崎駿執導了自己的首部電影《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可他獲得的反饋卻依然是慘淡的票房和人們「帶著一股爛泥味」的嘲笑。

那一年,宮崎駿38歲。

這次失敗對當時的宮崎駿造成了幾乎致命的打擊。整整三年,他帶著自己的企劃案四處奔走,卻屢遭拒絕,幾乎陷入絕望。窮途末路之際,昔日的知己高畑勳再次現身:

「我想要集結人馬製作一部只屬於自己的動畫電影,現在就差編劇導演了,你想加入嗎?」

宮崎駿與高畑勳


一部只屬於自己的動畫電影?這不正是埋藏在他心中多年的理想嗎?

宮崎駿強忍著心中狂喜,淡定地點了點頭表示願意。

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橫空出世,宮崎駿從此化身成「鬼」。

是的,「鬼的化身」,這是日本著名動畫導演庵野秀明對於宮崎駿的評價原話。

彷彿要將先前四十幾年的遺憾全部彌補回來似的,進入了吉卜力時代的宮崎駿,忽然化身成為令人聞聲色變的「魔鬼導演」,對自己和他人的要求苛刻到幾乎變態:

自從《風之谷》以來,他所導演的每一部作品都由自己親自擔任原畫監督。為了更好地將自己腦海中的世界付諸紙上,他從來不寫劇本,而是親自手繪一張張分鏡畫稿來代替劇本;


對於原畫,他要求修正到0.1毫米,較真到一根線也不會放過。手卡著古老的計時器,他在心中反覆推敲著每一個分鏡頭的時長。


為了追求畫面真實的效果,他常常在自己的座位上手舞足蹈。


這……是在騎馬?

食物的顏色,必須符合最能調動人們味覺的專業光譜:


毛毛蟲轉身的一個眼神,必須符合小孩子「眼先動,頭再動」的科學細節:


哪怕是在影片中幾乎不會被覺察到的短暫鏡頭,他也要求做到精益求精:


宮崎駿動畫《幽靈公主》截屏,正常速度播放


放慢至0.2倍,注意右手變換持刀動作

在這樣高標準、嚴要求下,工作室的進程緩慢得近乎磨人:僅僅是《起風了》裡面一段描繪關東大地震的時長4秒的鏡頭,就花了吉卜力團隊整整15個月的時間來製作。

《起風了》截屏


一部《懸崖上的金魚姬》,更是使整個團隊歷時三年,動用了17萬幅手繪圖片來製作完成,其中光是一隻水母浮出水面的12秒鏡頭,就佔用了1613幅手稿。

宮崎駿動畫 《懸崖上的金魚姬》截屏


垃圾桶裡時刻充滿了廢棄的畫稿。漫長的打磨期間,吉卜力的員工們時刻面臨著宮崎駿劈頭蓋臉的無情痛罵:

「在我看來,你們統統沒有才華,一個個都是笨蛋。」

「這樣的垃圾怎麼拿給觀眾們看?」

「你畫畫都不會使用腦子的嗎?」

據說,一位原畫師甚至被宮崎駿逼到精神崩潰,但宮老本人卻對此不以為然:「才這點程度就不行了,那我勸他還是趁早辭職吧,我這也是為了他本人著想。」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