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吵鬧「屢教不改」!樓下鄰居「受不了炸毛」裝震樓器反擊 90寶媽崩潰求放過:我有錯嗎?

現在城裡的大多數人都是住在普通的居民樓裡,樓上樓下都有鄰居。這就無法避免鄰居間的噪音問題,因為走動說話等造成的噪音,一般都不會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但是有些噪音卻讓人實在無法忍受。


Advertisements

最近看到一則90後媽媽求助的帖子,事情本身不大,但是卻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事情的起因是這位媽媽3歲的孩子吵到樓下鄰居了,鄰居第一次找上門雙方態度都比較溫和且很有禮貌地進行了溝通。為了不影響樓下鄰居,事後她們也對寶寶提了一些要求,教導她積木玩具收納好,不可以亂扔玩具,在家也不要跑跑跳跳。和老公、婆婆也說了,搬桌子挪凳子都注意點,盡量少摩擦。


Advertisements

她自認為很已經很小心了,沒想到的是沒過兩天,一家人正在吃午飯,又有敲門聲。」還是樓下鄰居,「他說你們太吵了,剛剛一直在拉動凳子。」這次溝通,雙方沒有像上次那麼順利,反而話趕話地激起了大家的脾氣,雙方態度都變得強硬且充滿敵意,溝通無果後,本以為這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令人沒想到的是鄰居在家裝了震樓器進行反擊。


Advertisements

忍無可忍的她想到網上發帖訴苦,沒想到卻引來網友們的犀利吐槽:「是你家孩子太吵,把人逼急了!「「誰也不會沒事買個震樓器,多反思自己吧」。為此,90後寶媽也滿心委屈地表示她們已經很儘力減少雜訊了,是很正常的居家過日子,我有錯嗎?因為雙方所站的立場不同,才會導致矛盾升級,最終這樣的處理方式真可謂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Advertisements

為了避免擾民,在家陪孩子玩耍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孩子為家庭增添了很多歡樂的氣氛,但同時因為天性活潑好動,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熱鬧變成吵鬧,影響到他人。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教導孩子不發出噪音,為他人著想,這也是一種良好的家教。在家陪孩子玩耍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Advertisements

第一:約束孩子的行為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該有的規矩還是不能少的,如果孩子從小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所謂讓孩子自由是在有規則的前提下自由的活動。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不能在屋裡蹦跳,跺腳,不能拍皮球、跳繩、扔東西等,讓他知道,這是為了不打擾別人。要是孩子沒做好,一定要讓他道歉,承擔後果,這樣才能讓孩子記住,還能培養他的責任心。


Advertisements

2、做好家庭防噪措施

不要總拿「誰家沒有個孩子呀,理解一下就好了!」這樣的理由去要求別人,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可以在寶寶玩耍的空間鋪一些厚地毯,要是家裡有樂器的話,比如:鋼琴,還可以買專門的隔音減震地毯。 另外,也可以買些軟底拖鞋、桌子的腳墊等。這是體現素質的時候,為了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家長可不能手軟。


3、控制好玩耍的時間

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我們跟鄰居生活在一個共同的環境中,我們不能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父母要控制好孩子玩耍的時間,不要讓孩子在他人休息時影響到他人,給他人起碼的尊重。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