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造的三把劍,一把賣出高價,一把開創歷史,一把為金庸所邀

!!注意!!
此文章未上線!更新前請確認文章狀態!

跟鄭國榮老師聊天的過程中,他講的最多的是劍魂。做了35年龍泉劍的他,早已經過了單純講技術、講工的階段。在此之前,筆者也曾遇過其他做手藝多年的匠人,也有同樣的狀態,他們都在技術之上尋求更多的東西:精神、道、魂、理念,甚至是初衷。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武俠小說里,武功練到一定境界,比拼的就不再是具體的招式。洪七公和歐陽鋒兩大絕世高手決戰於華山之巔,最後比的是內力;武林秘籍《九陰真經》,也是心法為上,不修習心法,招式練到一定階段就難免遭遇瓶頸。

總讓人聯想起武俠的劍,又因為鑄劍者鄭老師的心得,讓人更憶起刀光劍影的江湖。



Advertisements

仙野尋蹤

龍泉在麗水境內,多山,一路驅車過去,兩邊層巒疊嶂。我們去的那天剛好下過雨,空氣乾淨,視野清晰,遠近的山頭上都是雲霧繚繞,真有些世外仙境的味道。

在遠離霧霾的久違清爽中,抵達了鄭國榮老師的古越劍鋪,在一座山腳下,獨門獨院,古意盎然。


路上拍攝的雨後龍泉

Advertisements


古越劍鋪

走近院門口,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鏗鏗鏘鏘的鐵器敲打聲,機器拋光的聲音,以及需要仔細聆聽才有的沙沙的磨劍聲。

許多人做劍,都是從磨劍開始的,劍身、劍柄、還有劍鞘都得磨。磨劍看似簡單,提劍就可上,然而鑄劍人在這道環節吃過的苦卻是不少。

Advertisements

「水就是一個問題,「後來談起這個,鄭老師向我們解釋道,「磨劍的時候因為雙手整天泡在水裡,一開始不適應的話很容易出問題。」



Advertisements

磨劍的過程中雙手一直處於濕潤狀態,只有習慣的老師傅做起來才讓人覺得輕鬆,否則很可能導致雙手發炎,磨劍過程中戳破手的情況也是家常便飯。鄭老師剛開始當學徒磨劍時,就受過不少苦。

不是三少爺的劍,但有三把劍

鄭老師學劍,開始於在國營劍廠當學徒,90年代中期爆發國營倒閉潮,鄭老師也因此下了崗,失去鐵飯碗的他一開始給別人做劍身加工。鐵飯碗雖不在,技術卻還傍身,給別人鑄了把劍,不僅被選作龍泉劍代表去北京參展,還被有識之士以兩萬元的高價買走——這在2001年可算一個天價,一時之間媒體爭相報道,也給了鄭老師自立門戶的信心,從而創立了古越劍鋪。

這一戰成名的經歷,頗有些張無忌在光明頂的驚艷亮相,傳奇而令人振奮。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