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桃花源真的存在!貝聿銘用7年建造美術館 彷彿身在詩中:「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

!!注意!!
此文章未上線!更新前請確認文章狀態!

它給你那種感覺,就像是美術館一瞬間的表達,那一刻,美術館突然出現在你的眼前,似乎已經恍如隔世。

一頭是“桃花源”,一頭是展覽廳

Advertisements

走到隧道深處,忽然豁然開朗,玻璃屋頂的美秀美術館,佇立在眼前。

光線裡的細節與神秘三角

美術館的細節更是體現了設計者貝聿銘創新的努力,他希望打破常規。傾斜的玻璃幕牆組成了空間框架,外觀新穎卻又承載了古意。

Advertisements

內部所用材料溫暖,特別是Magny Doré花崗石、彩色混凝土,並使展示和藝術作品在最佳條件下保存。

屋頂使用的材質是玻璃,形狀是最簡單的形狀——三角形。

Advertisements

貝聿銘認為,用最現代的材料和最簡單的形狀,也能詮釋古老的桃花源的意境。

“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貝聿銘的名言,他使用大面的玻璃,把自然光引進了室內。

Advertisements

貝聿銘讓整個參訪美術館的路線,成了一種特別平和寧靜的體驗。

而窗框處格柵的設置,又使光線有了細節的變化。


Advertisements

夜間桃花源間更迷離

天色漸漸暗下來,燈光又讓這座建築重生了起來。

再次穿越隧道,亦或是再次眺望建築,都會得到一個更迷離奇幻的桃花源。

Advertisements

曾在貝聿銘事務所(Pei Cobb Freed and Partners)工作過的建築師徐千禾,引用了林語堂先生的話來解讀美秀美術館:

最好的建築是這樣的,

我們深處其中,

卻不知道自然在那裡終了,

藝術在那裡開始。

《桃花源》的結局:“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文章來源:toutiao

影片來源:一條 / Youtube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